查看原文
其他

赛微电子6亿收购受阻,中资海外并购难度骤升

黄山明 电子发烧友网 2022-12-29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11月9日晚,中国赛微电子集团受到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门的正式决定文件,禁止瑞典Silex收购位于德国多特蒙德Elmos公司的FAB5芯片工厂,而这家Silex为赛微电子的全资子公司。

祸不单行,有消息人士称,德国政府还阻止了另一家中国公司对半导体温度管理解决方案领导者ERS electronic的投资。尽管该公司的发言人表示,ERS目前并没有出售公司的计划,但该公司一直在探索从一家中国私募股权公司获得投资的机会。

中资半导体企业海外艰难并购之路

据赛微电子发布的公告显示,2021年12月14日,其旗下全资子公司Silex与德国Elmos签署了一份《股权收购协议》,拟以8450万欧元(其中包含700万欧元的在制品款项),以当时汇率总计约合6.07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Elmos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多特蒙德市的汽车芯片制造产线相关资产,即FAB5。

瑞典Silex在今年1月份便向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提交了本次收购交易的外商直接投资申请。不过到了11月9日,赛微电子收到了德国的禁止收购文件,这项收购也被迫终止。

据外媒报道,德国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在一份声明中称,当涉及重要基础设施或技术有流向非欧盟国家买家的风险时,必须密切关注企业收购。显然,德国方面主要是以国家安全以及防止重要技术外流来阻止这项交易的达成。

另一家ERS electronic则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制造业提供温度管理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主要产品为热拆键合机,在今年早些时候,由于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创新和对异质集成技术的贡献,公司还被3D InCites授予“年度设备供应商”的称号。

相比收购Elmos,如今中资进行海外半导体企业投资的行为也开始受到了限制。回顾历史,中国半导体走上海外并购的道路可谓波折坎坷。2015年,紫光集团拟以230亿美元收购美国美光科技,但未能通过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同年紫光拟以38亿美元收购西部数据15%的股份,也因受到CFIUS审查而终止。

同样在2015年,华润微电子与华创投资联合,对美国仙童半导体发起竞购,但被仙童半导体以担心美国监管机构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此次交易。此外如2016年,凯桥资本计划以13亿美元收购全球FPGA市场中排名前列的美国莱迪思半导体,最后仍然是以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拒绝。

2021年智路资本以14亿美元的价格,欲收购全球第二大OLED驱动芯片厂商韩国美格纳半导体,但此项收购受到美国方面的阻拦,最终智路资本赔偿7200万美元放弃收购。

当然,虽然收购之路坎坷,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2013年,紫光集团宣布以17.8亿美元收购美国基带芯片公司展讯通信,不久后又以9.07亿美元收购了物联网芯片公司锐迪科。这两项收购,也帮助紫光日后成为国内重要的芯片设计公司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智路资本联合建广资产,收购了荷兰安世半导体,原身为恩智浦半导体标准产品部门。2019年,闻泰科技通过两次交易共计331亿元收购了安世半导体98.2%的股权。

2020年,智路资本收购了当时全球第七大集成电路封测企业、第三大汽车电子封装测试企业新加坡联合科技公司(UTAC),并通过扩产、对接关键客户和市场等操作,成功让该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2022年6月,电连技术发布公告表示,拟通过股票与现金方式收购Stoneyford持有的FTDI的19.8%的股权,而此前电连技术已经联合建广资产间接持有了FTDI 80.2%的股权,这次收购成功后,意味着这家全球头部USB桥接芯片公司FTDI被电连技术纳入囊中。

并购大势无可阻挡

从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至今,近十年并购动作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中国半导体的头部企业已经逐渐从各个赛道与品类中脱颖而出,具备了一定的行业集中度。

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半导体市场的火热行情,让非常多的半导体公司获益,有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超过60%的半导体相关上市公司在过去5年完成了上市的动作。

并且从近期科创板申报的半导体相关公司来看,营收规模中位数在逐渐下降,意味着大体量的公司基本已经完成了上市的操作,并且受到今年整体行情下滑的影响,半导体相关企业都可能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

从相关半导体公司上市后的情况来看,随着市场采用了新的询价规则,破发现象越来越多,但上下的波动浮动也越来越小,大多集中在50%以内,足以表明市场已越来越成熟。

尤其对国内的头部半导体企业而言,由于增长率的放缓,加上市场行情的下行,想要提升投资回报率,光靠自然增长是非常困难的,而依靠整合产生的规模效益则是一条捷径。

因此,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来获得更高的效率,是半导体行业中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故事,并且越是龙头企业对于并购的意愿越强烈。因为并购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一个强烈的利好信号,可以有效地支持半导体公司过高的市盈率,这对于国内企业尤其适用。

以闻泰科技为例,从2019年收购安世半导体以来,股价从30元/股短短一年时间,便最高飙涨至150元/股以上,市值翻了5倍。尽管不能说完全是收购的作用,但此次并购在股价推动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除了资本的原因以外,海外并购对中国的手机基带芯片、存储芯片、CMOS、嵌入式GPU、高频射频芯片等细分领域的“弯道超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2016年,中国亦庄国投以3亿美元将美国晶圆加工设备公司Mattson Technology收入囊中,到了2017年便成为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龙头。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实现跨境收购国际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成功案例。

而在2016年,中信资本、清芯华创、金石投资等中资基金通过19亿美元联合收购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美国豪威科技,随后在2019年被中国芯片设计和分销公司韦尔股份并购。并购完成后,韦尔股份直接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国内第一大CMOS芯片设计公司。

在资本、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半导体企业也将逐渐开启并购潮,不仅可以极大地弥补技术短板,同时也能支撑企业过高的估值。

写在最后

此次赛微电子跨国并购失败,主要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而这种情况在半导体行业中极为常见,尤其是美国CFIUS的存在,是国内半导体企业海外并购的一大障碍。并且在当下而言,随着各国开始对关键技术外流管控愈发严格,想要顺利并购海外优质半导体资源也在变得愈发艰难。

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没有做好充足准备,一旦冲动并购,往往会导致被收购业务的消化不良,反而拖累原本业绩良好的公司。并且除了政策、国家安全等阻碍外,如何赢得国际公司股东及管理层对中国企业的认可和信任也是重中之重,而并非只是单纯的“撒钱”。未来国内半导体公司想要走上国际市场,或许这就是一道必过的难关。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